一、视口

一、视口

像素点:物理元件最小的发光单位。

分辨率:就是屏幕像素的数量,比如1600*900,指的是横向有1600的像素点,纵向有900的像素点。

视口:PC端视口宽度在没有缩放时就相当于分辨率宽度。

手机分辨率很大,但为了更好的显示网页效果,将手机宽度设置为980px,而不是像素宽度,这个宽度就是视口。

也就是说,做前端开发的完全没必要关心手机的分辨率。

但是980px对于手机页面来说,也大,所以用meta标签,来设置视口宽度:

1
2
<!-- 自定义视口宽度 --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400px">

一旦设置了,浏览器此时就会认为自己的宽度是400px.此时就会按照400px的宽度来渲染页面。

ppi: pixel per inch 每英尺多少个像素点

电脑的分辨率 / 电脑的ppi = 手机的分辨率(视口宽度) / 手机的ppi

所以任何手机如果想要有显示和计算机一样的宽度,就要根据自己的分辨率、ppi的不同,而设置不同的视口。

如果我们加上:

1
2
<!—移动端添加视口约束宽度 --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">

此时每个手机的视口宽度,都是“视口约束宽度”。

每个手机的视口约束宽度不一样,这是为了给人看上去的屋里感觉是一样的:

各个设备约束视口之后的视口宽度(300~400)

你会发现这个宽度都不一样,但是此时人看上去的感觉是一样的。字号是一样大的。

做手机页面的时候,一定要加上:

1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">

此时如果你写了一个p的字号为14px,不用担心用户能不能看清!此时厂商已经计算好了一个所谓的视口约束宽度。14px的PC端和手机端的感觉完全一样!

一般来说,手机视口约束之后都是320420之间。而分辨率基本都是10001200.也就是说,视口约束之后所谓的1px,实际上手机用了2点多个像素来渲染。手机中的图片,必须使用放大两倍的图片缩小使用,这样能精细。

比如手机上需要10x10的图片,插入的时候就需要20x20的大的原图。

1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initial-scale=1.0,minimum-scale=1.0,maximum-scale=1.0,user-scalable=no" id="viewport">

width=device-width 约束视口

initial-scale=1.0 初始视口倍数是1倍

minimum-scale=1.0 最小允许视口宽度是1倍

maximum-scale=1.0 最大允许视口宽度是1倍

user-scalable=no 不允许用户缩放视口

点击查看

本文标题:一、视口

文章作者:Mango

发布时间:2020年06月30日 - 21:33:37

最后更新:2020年06月30日 - 21:44:19

原始链接:https://mango185.github.io/post/e125e69e.html

许可协议: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。

------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 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------